服务序号 | 服务内容 | 服务说明 | 收费标准 | 服务周期 |
1 | 组织酶解(动物) | 采用胰酶、胶原酶等酶解的方法将组织制备为上清液用于后续外泌体的分离 | 200元/样 | 3个工作日 |
2 | 组织培养(Transwell) | 采用组织块进行Transwell小室培养的方法将组织制备为上清液用于后续外泌体的分离 | 10元/ml | 3个工作日 |
3 | 组织酶解(植物) | 采用纤维素酶、果胶酶等酶解的方法将组织制备为上清液用于后续外泌体的分离 | 200元/样 | 3个工作日 |
4 | 细胞培养(培养皿) | 采用培养皿或者细胞工厂培养的方式进行上清的收集 | 5元/ml | 10个工作日 |
5 | 细胞培养(微载体) | 采用3D微载体悬浮培养的方式进行上清的收集 | 2000元/L | 20个工作日 |
6 | 微生物培养(摇瓶) | 采用摇瓶培养的方式进行上清的收集 | 2元/ml | 5个工作日 |
细胞外囊泡EVs是一种由细胞产生的纳米级颗粒,介导细胞之间的短程与长程通讯,参与不同生理和病理过程的调控。根据2018年国际细胞外囊泡协会的指南,通常将EVs按粒径大小进行分类,200nm及以下的囊泡称为小细胞外囊泡(small extracellular vesicles,sEVs),也常见称为外泌体,是目前研究的主要囊泡类型;大于200nm的囊泡称为中/大细胞外囊泡。
植物细胞、细菌细胞和哺乳动物细胞均可生成和分泌细胞外囊泡,囊泡内含有蛋白质、核酸、脂质和小分子代谢物。外泌体来源主要是通过细胞培养、组织酶解、体液获取等方式收集的上清中进行分离,本公司有丰富的样本处理经验,在上游的细胞培养环节可提供个性化的处理方案,并且针对不同质密程度的组织选择不同的酶解或出汁方案,也可以针对粘稠或者固液混合样品进行特殊前处理以利于后续外泌体的分离。
1. 培养皿培养
在进行外泌体的分离和纯化时,细胞培养上清是常用的样品来源之一。使用细胞培养收集上清进行外泌体分离时,样品的来源、培养时间、培养条件等因素都可能影响外泌体的含量和质量,因此在进行实验前需要对样品来源进行统一和标准化。此外,不同细胞分泌的外泌体的组成可能存在差异,需要根据具体的实验目的选择合适的细胞来源。
2. 微载体培养
3D TableTrix® 微载体由数万颗弹性三维多孔微载体组成,孔隙率>90%,粒径大小可控于50-500μm区间, 均一度≤100μm,形成真正的3D仿生培养。微载体可通过特异性裂解技术,实现细胞100%收获率。微载体残留及裂解残留,已获得中检院残留检测报告及相关安全性评价报告。该产品已获得2项CDE药用辅料资质,1项FDA-DMF药用辅料资质,适用于大多数贴壁细胞的规模化培养并实现细胞、病毒、细胞产物的收获。
3. 组织酶解
组织酶解是一种将生物组织进行消化和分解的方法,可以用于外泌体的提取和分离。在外泌体研究中,组织酶解技术可以将组织消化成单细胞悬液,在去除细胞和组织碎片后,从上清中分离出高纯度的外泌体。可用于酶解的动物组织(如脑组织、脂肪组织、皮肤组织、肝脏组织、骨组织等)可采用各种酶解液(如胰酶、蛋白酶、胶原酶、解离酶等)的配合来实现最佳的上清制备效果,植物组织(如根、茎、叶、花、果实、种子)同样可通过植物的酶解液(如果胶酶、纤维素酶等)进行酶解消化处理。
微环DNA表达双靶向抗体的癌症免疫治疗技术成为继CAR-T技术(“嵌合抗原受体T细胞免疫疗法”)、TIL技术(“肿瘤渗润淋巴细胞技术)、免疫检查点抑制剂等技术之后又一项获得成功的新一代治疗技术。